1925年8月20日,在设于惠州会馆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廖仲恺下车之时即被暴徒刺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名字的来源便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这所学校,也是由廖仲恺之妻何香凝先生所设。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到何香凝先生的名字,因为离我家最近的美术馆,就叫何香凝美术馆。我坐公交的时候也常常经过何香凝美术馆,但那时候,我从来都不会想到,自己与何香凝,与廖仲恺会有这般缘分。
高考志愿表上落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八个字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廖仲恺先生的精神其实早已在我身边存在了很久很久。到了今年,我也还是不太清楚廖仲恺先生到底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于是,便有了现在这篇介绍。我想借我查询了解廖仲恺先生的故事的机会,将廖仲恺先生的故事,带给仲恺人。
廖仲恺的传奇故事,要从1903年开始说起。1903年1月,廖仲恺靠着何香凝变卖陪嫁的珠宝首饰和细软的钱赴日留学。同年4月,何香凝也赴日与廖仲恺相聚。二人便在日本开始了留学生活。
这个留学生活给廖仲恺的命运带来巨大的变化,至少我认为是带来了巨大变化的。因为在日本,廖仲恺遇见了一个人,一个可以说是廖仲恺追随一生的人,他就是中国国父,孙中山。
孙中山给了廖仲恺和何香凝二人一个指示:“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廖仲恺依照孙中山的指示,广交有志之士,结为团体。于是,在1905年,孙中山在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协助下,创立了中国同盟会。在这之后,廖仲恺才算是真正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日本留学期间,也曾暗中回国从事秘密行动。
就在1906年,也就是廖仲恺加入同盟会后的一年,廖仲恺先后翻译了一些早期的社会主义学说的作品,并发表在了同盟会的《民报》上。其实很多同学都知道廖仲恺是国民党人,但却不知,廖仲恺也是中国最早开始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的国人之一。
廖仲恺的思想被社会主义深深地影响着,1907年,廖仲恺从原本的专业转入了政治经济科。之后,在1909年,廖仲恺便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生涯,返回中国。而此时,中国还处在清王朝的宣统年间。所以廖仲恺在回国后旋即参加了清朝科举,考取法政科举人。至此,廖仲恺也算是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1911年,划时代的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孙中山的国民政府成立,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在国民政府建立后,先后担任了广东任都督总参议、总统府财政部长以及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毕竟廖仲恺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所学专业,皆为经济领域,这样的任命,也是极为恰当的。
但我们也知道,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试图恢复帝制,称帝称王。廖仲恺与孙中山自然心有不甘,不愿中华民族的前途丧于此地,便立刻发动了二次革命,但二次革命迅速失败,于是廖仲恺与孙中山便逃亡日本。
1914年,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廖仲恺也迅速加入,并被任命为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
1919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中国国民党,廖仲恺也成为了国民党财政主任。与此同时,1919年11月,在中国的北边,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建立,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廖仲恺称赞苏联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
因为苏联的缘故,廖仲恺也开始学习俄语。这之后,廖仲恺又奉孙中山之命前往福建,帮助增援福建的粤军,也就是我们广东的军队,去解决财政困难问题,帮助粤军返回广东驱赶桂系军阀。
1921年,驱赶桂系军阀的战争结束后,孙中山建立了广东革命政府,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次长以及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全力协助孙中山。
1922年,也是廖仲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孙中山作出了北伐的决定,廖仲恺自当全力协助,但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的陆军总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国家的陆军总司令的陈炯明,坚决反对北伐,并且对坚决支持北伐的廖仲恺生起了恨意。自此之后,陈炯明处处刁难廖仲恺。不仅如此,陈炯明还暗中勾结起了北洋军阀,意欲谋反叛乱。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也就是我们这座羊城,顺利的召开了。这一次会议,确立了国共合作与反帝反封建的原则,并决定了开始筹建黄埔军校。
这所闻名于世的黄埔军校,大家自然都是知道的,但是我相信也许大家不了解,其实廖仲恺协助孙中山建立了黄埔军校之后,担任了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被人们尊称为“黄埔的慈母”。这样一个称号,我也是才了解到。
1924年6月,廖仲恺任广东省省长。1925年,黄埔军校成立了青年军人社,廖仲恺担任社长。同年3月,孙中山逝世,廖仲恺几乎一生的革命生涯都在协助孙中山,他不是国父,却也是国父孙中山身边不可缺少的帮手。他不是阿姆斯特朗,但他如同奥尔德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名气没有孙中山大,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位伟人。
孙中山去世之后,廖仲恺的人生可以算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1925年7月,国民党右派开始发起了针对廖仲恺的舆论攻势,造谣、诽谤和诬陷,企图击垮廖仲恺。但廖仲恺却没有丝毫的屈服与妥协,反而进行了不妥协的强力斗争。
1925年8月18日的国民政府会议上,廖仲恺得知了有人将会对他不利,8月19日,又有了更为确切的消息确定了有人将对廖仲恺不利。
1925年8月20日,在设于惠州会馆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廖仲恺下车之时即被暴徒刺杀。
今,廖仲恺遗体暂厝广州驷马岗朱执信墓旁。
仲恺巴巴编辑部
我们,寻求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