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dore Kaczynski,是美国著名的爆炸客、恐怖分子、卢德分子。但在知晓他爆炸客的身份之前,他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一位16岁考入哈佛数学系的神童,是伯克利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他拥有着被常人认为是近乎完美的人生履历。
![](https://zhkupapa.cn/wp-content/uploads/2022/08/1.png)
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他的故事。为了方便,我们就以凯辛斯基称呼他。
凯辛斯基在五年级的时候就被认定为天才,允许跳级。在他高中的时候,他也提前两年便结束了高中生涯,直接步入了大学的殿堂,并且步入的还是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四年后,凯辛斯基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密歇根州立大学修完了硕士以及博士。
在他的大学生涯中,有两件比较令人震惊的事情,第一件事,是他的导师一直受困于一道数学题达十多年,在见识到凯辛斯基的天赋后,他的导师试着将这道题交给了凯辛斯基,而凯辛斯基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解出了这道数学题。而第二件事,便是凯辛斯基的毕业论文,他的毕业论文连负责答辩的教授们都看不懂,甚至据说,有一位教授还感叹道,全美国能看懂的都大约只有十人。
这样的履历简直是不可谓不夺人眼球,但是,凯辛斯基的性格却比较内向,这也与他从小就比身边人知道的要多有关。1967年,凯辛斯基就被聘任为助理教授,但是1969年,凯辛斯基便辞去了这个光鲜亮丽的职位。
他去了哪里呢?凯辛斯基来到了蒙大拿州的偏僻郊野,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这和中国许多的古人类似,追求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前面我们说到,凯辛斯基是一位卢德分子,卢德分子是不喜欢工业化社会的,但工业化的“魔爪”最终还是伸到了他隐居的生活之中。自此之后,凯辛斯基对工业社会的报复之路也便开始了。
![](https://zhkupapa.cn/wp-content/uploads/2022/08/2.png)
1979年5月9日,一架波音727在起飞后不久便紧急迫降,这是因为飞机机舱发生了剧烈爆炸,飞机一迫降,美国联邦调查局就迅速介入展开调查,但是,调查却一直都没有结果。
1982年,范德比尔特大学的费舍尔教授收到了一份包裹,但这包裹到达时,费舍尔教授外出讲学了,于是他的秘书代为打开了包裹,包裹一打开,旋即到来的便是一声剧烈的爆炸,这位秘书被大量飞射而出的钢珠炸伤。即便如此,FBI介入后依旧没有找出谁是幕后真凶。
在这之后,一直持续到1995年的4月24日,加州林业协会的总裁被炸才算是真正停止了凯辛斯基疯狂的炸弹袭击。这十三年间,3人死亡,29人受伤,且一直都没有被FBI发现到底是谁在制造这样连续的恐怖爆炸袭击。
1995年为什么就停止了呢?因为在4月24日,寄去最后一份炸弹的时候,凯辛斯基还同时寄出了三封信,其中一封信寄给了当今臭名昭著的纽约时报,在信中,凯辛斯基威胁报社刊登他的论文,声称只要发布论文,便会停止他的所有炸弹袭击。
![](https://zhkupapa.cn/wp-content/uploads/2022/08/3.png)
联邦调查局在权衡之后,要求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刊登这篇论文,但是刊登也不是普通的刊登,FBI其实还耍了一个小心眼,FBI要求两家报社刊登的时候采用影印,而不是使用印刷体,就是将凯辛斯基的字迹完全呈现的刊登方式。
论文刊登之后,凯辛斯基的确停止了袭击,但很快,他也被逮捕了。为什么?因为FBI刊登的论文被凯辛斯基的哥哥的妻子看见了,也就是凯辛斯基的嫂子,这位嫂子见到报纸觉得字迹与自己的弟弟的字迹较为相似。
于是,这位大嫂便让凯辛斯基的哥哥找来了一封凯辛斯基寄给他哥哥的信件,而这封信件,成了定罪的关键。也为凯辛斯基的哥哥带来了一百万美元的奖赏。
1995年7月,凯辛斯基被捕入狱,判处终身监禁。
![](https://zhkupapa.cn/wp-content/uploads/2022/08/4-846x1024.png)
那这篇让凯辛斯基不断犯罪只为刊登的论文到底是什么?这篇论文的名字翻译过来是《工业社会及其未来》。讲述的是当今工业社会的弊端,以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到底会怎样等等。这篇论文无不透露着天才的与众不同之处,给人以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凯辛斯基的故事最终被翻拍成了一部电视剧——追缉:炸弹客。
![](https://zhkupapa.cn/wp-content/uploads/2022/08/5-693x1024.png)
作为一个新卢德分子,卡辛斯基捍卫价值观的手段是如此极端,然而,当人们回过头来再看他的宣言《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之时,却不得不被他的洞察力所折服。阳光微系统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比利乔伊,曾在《连线》杂志上撰文《为什么未来不需要我们》,他在文中大量援引卡辛斯基“宣言”中的段落以此说明科技的危险。虽然,他的老朋友,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大卫·加勒特,被卡辛斯基的炸弹重伤,但他却承认,卡辛斯基的推断不无道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未来,也许真的险恶重重。
本文转载自《新世纪周刊》,特约记者–关雪菁。
仲恺巴巴编辑部
我们,寻求改变